朋友養的魚死了,悲傷不已。
他不想給魚土葬,說想給它火葬,然后再把魚的骨灰撒回大海,好讓它再回到母親的懷抱。誰知道那玩意兒越烤越香,后來就買了兩瓶啤酒……
很多事情,人們走著走著,就忘了初心。
王衛尋初心的這段話,曾經在朋友圈風行,在紛紛追問來路的日子里,掀起不少人內心的波瀾。
這位19歲在中山印染廠工作,21歲自己認定未來不在這里的青年在看清來路時不停地在保持清醒中尋找機會,22歲時抓住機會創辦順豐。“有意義的事情就專注地去做,永遠保持清醒,不要讓命運推著你走,在整個世界不斷創造自己的價值”的這份初心,貫穿在順豐的發展一線。
從不上市到2016年2月首次披露正在接受上市輔導,再到2017年2月24日于深交所完成借殼上市,快遞市場各方合縱連橫,局勢跌宕起伏。如何在投融資時保持自主,如何在叩開中國A股大門同時保持員工的利益和熱愛,王衛不停地在引導公司變化,尋找新的增長點。
不但要變,而且永遠要“富則變”,而非“窮則變”。順豐航空順豐優選、順豐金融、攜手UPS,推出中鐵順豐、整合DHL在華供應鏈……王衛帶領順豐,走過無數高光時刻。
給順豐代理過官司的金國治律師,曾經給王衛寫過一張明信片直言“沒有航空的順豐,一直是一個爬行動物”。王衛對于航空的執著,也在于此。當天使沒有了翅膀,那就不完美了!當順豐沒有了順航,那就沒有戰斗力!一架架飛機的到位,正是戰斗力提升的宣誓。
不可否認,變的過程中,王衛也在試錯,也引起了很多爭議和不解,包括嘿客,包括組織架構的調整。
錯了收回來,遠比永遠不去做要好。”王衛不掩飾自己犯的錯誤,承認錯誤才能更好地尋找正確的方向,能在如激流的生命之河中掌控自己的命運,不會被別人左右,不會被遠遠甩掉。
事實上,王衛很少流露出情緒的起伏,除了快遞小哥被打時的沖冠一怒,他在大家面前的形象,是堅強和柔韌的完美糅合,理性和感性的矛盾統一,他的個性深深地嵌入這家公司,也解釋了順豐在快遞業處于草莽時期為何可以悄然崛起。
在“豐聲”論壇,王衛幾乎每天發聲,關于工作的點滴反思,關于創新的想法,關于生活的體悟,很多頁面被同事截圖保留,互相勉勵。一句一句讀來,甚暖也甚清醒,成為順豐的精神符號。
在狂歡時保持謙遜,在喧鬧中保持清醒,在浮華中保持淡定,謙虛、虛心學習和真心待人,這是王衛心目中順豐人真正的形象,他“希望今年年底的目標是我們的同事在工作中可以流露自然的笑”。
那個穿著破洞牛仔褲拜會招商局總裁的青年Dick(迪克),后來穿上赭黃色西裝,成為站在簽約臺前的青年王衛。
但那份真心,那個站在你面前真誠地看著你的人,一直如此。